想活下来,先从摆脱固有思维开始
SaaS卖给客户的,究竟是什么?
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销售,而得到最多的答案是:当然卖的是软件。
虽然这个答案不能算错,但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的话,毫无疑问,你落入了内卷。
01
一旦卷起来,你很快就会发现:SaaS不但很难卖出去,还非常容易退货回来(不续约)。充其量,SaaS就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
如果说以往卖软件的决定权,很大部分还在卖方手中的话;那么现在完全倒过来了,即交易的决定权完全转移到买方。即如果客户察觉到软件没价值,就不会买;如果买了以后没觉得软件有什么用,他们可以随时弃你而去。
更深一层的逻辑是,把SaaS当作软件去卖,很容易就卖给不对的客户。如果是这样,那这笔交易就没有任何意义。即从财务上衡量,订阅收入远远抵不了获客成本。而更大的问题是,客户可能根本就用不起来,离开是必然结果,这个销售过程就是做了无用功。
实际上,如果你站在客户角度就会发现:大部分客户并不知道为啥需要买软件,更不明白为啥要买你的软件,而不是竟对的。
这种情况下,作为卖软件的SaaS销售,你只能拿着一堆说明书样的资料,自己编一套自卖自夸的嗑(即所谓解决方案)四处去碰机会。这本身就很难遇到对的客户,因为你的软件,很难与客户的业务目的对应起来(也可能在产品设计之初,就不知道客户的业务目的是啥)。
内卷,把SaaS服务商和销售的所有时间和精力,都花在了给客户的各种洗脑上,看谁洗得深,似乎这是反内卷的唯一方法。所以我们会看到,无论是抖音、还是视频号,以及各种直播,自始自终都是在讲你自己的产品。
这与客户何干?
那么,不把SaaS当作软件产品卖,还能怎么卖?
02
对于目前SaaS销售成功的一个合理解释是,客户购买到的是你提供的技术能力,这已经是客户购买的最低标准了。
比如,企业文档的存储空间、数据分析的工具、客户信息管理等,都属于一种技术能力。实际上,你销售的产品,正是被客户当作技术能力购买的。
虽说企业要实现数字化,购买技术能力也是必要的;但是,技术能力只是提供服务的工具,它们本身不是客户购买的最终目的。也就是说,需要客户自己使用工具,实现他们的业务目标。
在海外较高成熟度的企业,这完全没有问题。你给它们一把梯子,它们自己就能爬上房。但是在国内企业信息化能力普遍较弱的环境下,只购买到技术能力的企业,大部分靠自己的能力水平,实现不了业务目标。这相当于你把客户放在半路,然后希望他们自己能走到目的地。
但不幸的是,结果是迷路了。
这种情况下,客户就会对SaaS服务商当初的承诺产生质疑。而服务商只能说,我已经告诉过你使用方法,给了你SOP,是你自己的水平问题。
但不管怎样,客户大概率就不续费了。
这种现象在SaaS领域,还有个专门的业务术语,叫做time to value的延迟过长。通俗地说,就是客户用了好长时间,也没见到销售时承诺的效果。
一句话,价值没有实现。
03
客户为啥会买你的SaaS?
现在大部分销售都用“降本增效”,来作为SaaS的卖点。
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解释了半天,也没有推导出怎样降本、如何增效。如果再遇上较真的客户,直接就把天给聊死了。
其实在降本增效前面,还有一层逻辑,即帮助客户达成有KPI的业务目标。
这就不只是给了客户工具那么简单,而是直接帮助客户实现业务成果。
在软件行业出现的高频词,比如solution、requirement、function、feature,在SaaS领域较少看到了。代之出现的高频词是business objective、business outcome、value-based outcome等等。
这里的outcome意为结果或者成果,它们才是销售与客户不把天聊死的共同话题,同时它们也是客户愿意为你的SaaS买单的根本原因。
如果你不把SaaS当作软件产品,而是作为服务去销售;那么你提供的价值只能用结果或成果去衡量,而不是用你怎样服务的工具和过程衡量。这就比通过洗脑卖软件,要简单和直接得多。
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,你必须找到客户要实现的业务成果,然后才能说怎样帮助客户达成。与解决方案不同,业务成果这件事你不能自己编造,因为客户心里对自己的业务目标门儿清。
那么如何找到客户的business outcomes呢?
的确,一家企业有不同的业务和不同的过程,所以在不同人眼中会有很多的业务成果。但是,对于业务组织来说,一定会一些关键的、最有价值的业务成果(value-based outcomes,VBO)。搞定了它们,对应的业务进步就会发生,至少是化解了该业务责任人的KPI焦虑。
发掘客户VBO有很多方法,此处无法一一列举。但对于找到的是不是一个真正的VBO,可以给你一个框架做对比。
用VBO框架中的要素,很容易看出问题的真伪。比如,如果一个业务既没有设KPI,也找不到对应的责任人,那说明客户自己都没把这个业务目标当回事,只能说明你想解决一个并不需要解决的问题。所以这就不是一个VBO。
一旦找到VBOs,整个销售过程变得简单:与客户确认VBO,证明你的SaaS能帮助实现VBO。
04
前面文章已经说过,为什么SaaS需要采用订阅销售模式,就是因为它是基于结果的销售。
而VBO对不对,业务价值能否实现,这些问题都是在签约前就验证过的。所以也就不存在time to value的延迟问题。
再回到降本增效的问题上。
其实降本增效,只是帮助客户达成业务目标的一个可以用财务数据衡量的结果,或者说是一个副产品。而在大多数情况下,当销售与客户就业务成果达成一致时,客户很少还会追问降本增效的事。因为他们自己可以计算出来,有没有降本和增效。
05
内卷的特点,是所有需要满足的需求,都已经得到饱和式满足。
但在SaaS领域并不是这样。所谓内卷只是赛道、技术和功能上的卷;而在行业客户达成业务目标的深度层面上,还有很多需求未被满足。
这也许是SaaS摆脱内卷的机会。



- 万字解析无代码领头羊Webflow的增长之路
- 想活下来,先从摆脱固有思维开始
- 复盘Notion从0到100亿美金的增长路径,给Global SaaS公司带来哪些启示?
- 百度糯米关停,团购大战余波未了
- 20天速成接单:手办课收割“二次元”
- 数字藏品「围城」:腾讯退场,星巴克入局
- 中美外卖发展迥异,还原被误解的佣金真相
- 117万篇笔记,60亿次播放,短视频如何建造 “梦中情房
- 传统商超,怎样留住年轻人?
- 100多款高仿“羊了个羊”井喷,谁能复制日入百万造富神话?
- 智能汽车的产品体验和创新
- B端产品经理,如何有效进行述职答辩晋升?
- 电商平台首页搜索功能交互设计研究
- 初创公司用户定位的“域态经营”,解决从0~1转入经营的问题
- 请用一个公式描述我们的生意
- 美版拼多多Temu买买买初体验:一刀没砍,十天到货,东西是真便宜
- 仓储物流机器人:快仓、海柔创新“极速前进”
- 产品运营新手要警惕落入
- 做低代码产品经理半年后,我有哪些思考
- 大嘴rapper直播卖咖啡,2万人在线围观:我奶奶听了都摇起来了
- 内容创业做培训,必然失败:在用户需要当中活下去
- 顺丰、菜鸟“较劲”末端物流
- 淘特“首坑免费”疑云:谁在掌握数百万商家生死?
- 价格战后,顺丰京东菜鸟终于卷向了「服务」
- 没赚钱,“二舅”不是肖申克,下一份救赎靠“洗脸
- 转投新东家后,创作者们孤军奋战
- 写过数万字的操作手册,聊聊用户使用说明书该怎么写?
- 塑造亲和力的直播间虚拟助理形象
- 飞书管理后台设计优化思路浅析
- 答题活动,我是如何构建交互流程的
- 万字解析无代码领头羊Webflow的增长之路
- 想活下来,先从摆脱固有思维开始
- 复盘Notion从0到100亿美金的增长路径,给Global SaaS公司带来哪些启示?
- 百度糯米关停,团购大战余波未了
- 20天速成接单:手办课收割“二次元”
- 数字藏品「围城」:腾讯退场,星巴克入局
- 中美外卖发展迥异,还原被误解的佣金真相
- 117万篇笔记,60亿次播放,短视频如何建造 “梦中情房
- 传统商超,怎样留住年轻人?
- 100多款高仿“羊了个羊”井喷,谁能复制日入百万造富神话?
- 智能汽车的产品体验和创新
- B端产品经理,如何有效进行述职答辩晋升?
- 电商平台首页搜索功能交互设计研究
- 初创公司用户定位的“域态经营”,解决从0~1转入经营的问题
- 请用一个公式描述我们的生意
- 美版拼多多Temu买买买初体验:一刀没砍,十天到货,东西是真便宜
- 仓储物流机器人:快仓、海柔创新“极速前进”
- 产品运营新手要警惕落入
- 做低代码产品经理半年后,我有哪些思考
- 大嘴rapper直播卖咖啡,2万人在线围观:我奶奶听了都摇起来了
- 内容创业做培训,必然失败:在用户需要当中活下去
- 顺丰、菜鸟“较劲”末端物流
- 淘特“首坑免费”疑云:谁在掌握数百万商家生死?
- 价格战后,顺丰京东菜鸟终于卷向了「服务」
- 没赚钱,“二舅”不是肖申克,下一份救赎靠“洗脸
- 转投新东家后,创作者们孤军奋战
- 写过数万字的操作手册,聊聊用户使用说明书该怎么写?
- 塑造亲和力的直播间虚拟助理形象
- 飞书管理后台设计优化思路浅析
- 答题活动,我是如何构建交互流程的